单元结构化开发,提升单元教学价值

  单元结构化开发,提升单元教学的价值

 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蒋辉

 213022 摘要:减负增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战略选择。在减负规定中严格限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规定就带来了教学时间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进行单元结构化开发,挖掘现有教学时间的潜力提高效益就是必然的选择。本文从实践上例举了五上语文“古诗园地”单元结构化设计纲要,并从主题单元育人价值的准确定位、单元主题建构点的聚焦、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逻辑安排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

 【缘起】:减负增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符合教育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战略选择。同时这也给大部分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减负规定中严格限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规定就带来了教学时间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以五上语文为例,教参规定的教学时间为 110 课时,而我们一般一学期大约二十周,其中还要去除大约一周时间的国家规定假期,每周的教学课时数为 6 课时,总共的教学时间为 114 课时。也就是说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勉强够用,但练习和拓展阅读等时间就几乎没有了。要解决这一矛盾,进行单元结构化开发,挖掘现有教学时间的潜力提高效益就是必然的选择。

 【实践】:我在这一学期的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就进行了单元结构化开发的尝试与实践。以下是五上语文“古诗园地”单元结构化设计纲要: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根据本册教材中古诗前后分散,且第一单元的古诗与“园丁之歌”没有内在联系的特点,进行了重组整合,包括《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别》《清平乐 村居》以及练习一和口语交际“学会请教”,同时安排本学期的古诗文拓展积累。

  《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和清代袁枚的《所见》,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比较容易理解,而且都有儿童参与其中,增加了一份儿童气息,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进入五年级前,已经有了许多读古诗的经验,知道如何去读懂一首古诗,而且也积累了许多古诗文,为学习这两首古诗打下了方法和能力的基础。读这两首古诗不但要读懂诗意、体悟诗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并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读懂古诗。课后小练笔“把《寻隐者不遇》一诗描绘的情景写下来”可以安排在学完文包诗学完后,参照一定的范文来进行。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其中包含了一首李白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文章是根据诗情诗境想象而成的,诗文对照能很好地读懂诗意感悟诗情,同时可以渗透“对比衬托”的写法,为写根据诗意写诗境的小练笔提供范文。

 《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词,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形式完整的词。学生在三四年级时通过文包诗已经接触了一些有名的词作,对词的形式有所了解,但对词与诗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可以借助这首词与古诗的对比感受诗与词的同与不同,初步建立对词这种文体的整体印象。而诗与词的共通性又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古诗学习的方法读懂词,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本词学完后也安排了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的练习,正好可以在前一篇小练笔的基础上实现提升,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使想象诗词情景的文章达到更高的层次。

 练习一中有一首诗供诵读与欣赏,一个语文活动:按《风》的格式续

  写及赛诵含“风”字的古诗句。可以先进行语文活动,然后进行诵读欣赏,最后提供本学期所要拓展的古诗词供学生课外诵读,利用每节语文课的常规性积累进行巩固。

 口语交际“学会请教”除通过实践练习知道请教要有礼貌并讲清自己要请教的内容外还可以加进请教古诗词意思的练习内容,与本单元主题建立起联系。

 二、育人价值:

 1、通过朗读、想象、图文对照等方法读懂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并受到情感与文化的熏陶。

 2、通过学习古诗总结学习方法,并在实践中迁移运用,逐步形成能力。

 3、通过比较诗与词的不同,对词形成整体的感知和印象,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辨识文体。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仿照文包诗的形式写一写诗词的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提高想象文写作能力。

 5、通过语文活动拓展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底蕴,同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时安排:

 1、第一、二课时:通过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导入《古诗两首》的学习。然后学习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2、第三、四课时:学习《黄鹤楼送别》,进行小练笔:想象《寻隐者不遇》的情景写下来。

 3、第五、六课时:学习《清平乐 村居》并再次进行小练笔。

  4、第七、八课时:语文活动、练习并进行口语交际。

 四、检测安排:

 进行一次古诗文的专题练习并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思考】:

 1、主题单元育人价值的准确定位是结构化开发的关键。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材大都按不同主题进行编排,如“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智慧故事”、“祖国各地”、“无私奉献”、“走进名著”等。同一主题内的不同文本为单元结构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的可以从人文精神的熏陶展开,提高人文修养;有的可以从不同文体特点的比较切入,提高文学素养;有的可以从同一类课文的学习方法掌握入手,提高元认知水平;有的可以从不同思维方式的训练着眼,提高主体创造性。总之,只要我们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一单元教材,我们就能发现这一单元独特的育人价值,从而进行结构化开发,提高教学效率。

 2、单元主题建构点的聚焦是结构化开发的生命线。

 在育人价值的统领下,我们就要善于对一单元的文本进行结构化处理。我们初步总结出如下结构化方式:

 一是知识结构化。就是把各类知识按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有序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模块,以便学生随时取用。这样模块化的知识才是积极的储备,才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是方法结构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学习某一类知识的方法,形成不同的策略群,以便学生在今后学习同一类知识时随时调用,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三是情感结构化。就是对某一类事或物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相对稳定的情感,从而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四是能力结构化。就是集中进行某种能力的持续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甚至形成习惯,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纯熟地使用。

 五是思维结构化。就是通过具体内容的学习,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最后形成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网络,从而为创造性解决问题或创造新的知识打下思维基础。

 只有进行了结构化处理的文本才能形成合力,每个单元才有不同的生长点,综合效益才会是最高的。否则每篇文本的教学就会散乱虚浮,高耗而低效。

 3、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逻辑安排是结构化开发的智慧。

 确定好单元育人价值和结构点后,我们要运用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关系思维,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基于本单元教材的课程资源,从整体上思考哪些课程资源有助于结构的形成,哪个资源内容适合在老师的引导下悟出结构,哪些资源适合在老师的协助下以至于让学生自己运用结构,以达到迁移、巩固、形成习惯的目的。悟结构的课时可以安排多一些,速度慢一点;用结构的内容可以安排紧凑一些,速度快一点。在思考和梳理时一定要把握资源内容和结构形成的内在逻辑,符合规律,不操之过急拔苗助长,也不糊里糊涂原地踏步。总而言之要做到三“适”:适合,适合学生的成长需求;适当,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适切,切中学生发展的要害。

  这样才能在不增加课时量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