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篇一: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初中历史学法指导
一、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指导学生预习。预习时首先要有目的,带问题进行阅读。即根据老师出示的预习提纲进行阅读教材内容,把应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历史意义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预习包括阅读正文中的小字、注释和图表。预习时要边读边记,把疑难问题注在书上或笔记本里,为上课作好准备。
二、教会学生找准学习重点。
由于历史学科课时较少,教学任务重,如果在学习中不能抓住重点,找准关键,那么必然会在繁多的史实中迷失方向,陷入事倍功半的困境。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明确重点:
1、根据学案出示的本节课学生应掌握的重、难点知识,使学生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时有的放矢。
2、教会学生掌握确定重点知识的原则或方法,下列一般都是重点:①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②教材文字表达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标志”、“开端”、“序幕”等字眼的内容;③教材内容配有插图、补充史料,配有“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找一找”、“智能开发”的知识大多是重点内容。
三、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著作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有三类,第一类是那些对历史起过巨大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像秦始皇、汉武帝、孙中山、毛泽东等。这类历史人物的共同的特点是在历史上活动时间长、领域广、影响大,因此教科书在较多课文中写到他们的活动。对这类历史人物在学习中要注意集中归纳,以便全面了解人物、评价人物。第二类是那些在一时一事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像在甲午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等,这类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对这类历史人物注意就事论人,人事并记就可以了。第三类历史人物,是那些在某一方面对社会发展起过突出作用,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像张骞、祖冲之、严复、詹天佑等。这类历史人物活动领域单一,但成就突出,贡献较大,足以代表他们所处时代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的情况。对这类历史人物,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知道他的贡献。
对历史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要把他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评价,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的行为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
2、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具体内容。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后果六项基本要素。初中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实质、后果、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意义,要求学生能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1)时间:初中学生要知道年代的表示方法,如公元纪年法,了解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年法。初中学生只有重要事件要准确记忆其发生年分,如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发生1911年等,其它一般历史事件只要求知道其大概年代,或知道不同事件的先后次序。学生要会查阅使用教材的大事年表。
(2)地点:初中要求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和其大致的位置。要求学生阅读历史地图,查找该地点在地图上的位置,或让学生制作方位示意图。
(3)人物:人物是构成历史事件的主角。初中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知道在该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的身份、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和主要事迹。
(4)事件的经过:初中学生须记重大事件的基本过程,知道事件的开端、事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事情、事件的结果。
(5)历史事件的原因:
历史事件的原因,一般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五四运动为例,其根本原因是青年学生、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市民阶层的人民大众与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北洋军阀之间矛盾的激化;直接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6)历史事件的后果:
它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a.历史事件的后果
后果则常指历史事件发生后所导致的进一步的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840年前后,“英国在生产领域,机器生产基本上代替了手工劳动”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这是其“结果”。而由此而产生的进一步影响就是后果。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凭借炮舰与商品大规模侵略东方”便是其后果之一。 b.历史事件的作用与影响
历史事件的历史作用,一般是指直接、积极的作用。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相比影响具有间接性。如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中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由此推导出的“历史影响”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若有人敢于倒行逆施、复辟帝制,就会招致国人众口指责、唾骂,它也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条件”。
c.历史事件的意义
历史事件的意义,指历史事件的正面的价值。如遵义会议的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历史事件的性质和实质
性质是一事物区别它事物的特有属性。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性质则是比较稳定的,一般由历史事物的阶级属性或社会属性决定。如鸦片战争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实质:英国为打开中国门户、把中国变成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掠夺战争。又如英国《权利法案》的性质:英国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限制国王权利、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法律文件。
3、历史著作
主要是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史学方面的杰出著作。这些主要掌握著作的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和著作在历史上的地位。
4、历史发展基本线索
初中历史课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
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线索,在中国历史,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中,是按照一个个王朝不断地“改朝换代”的王朝发展线索。在中国近代史则是经历了清王朝的中后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等几个历史时期。世界历史上,中古史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经历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到衰亡的历史进程;世界近代史则经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等的历史发展进程。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又有更细一些的基本发展线索,如中国古代史上可以有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线索,有社会经济的发展线索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线索等;在中国近代史上,则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端到逐步加深以至于最终形成的线索,还有中国志士仁人追求真理、向国外学习,从失败、毁灭到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线索等。
四、要对历史时期(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联系
一个历史时期(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因此,在学习完具体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整理,知道该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现象,文化现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对该历史时期(阶段)一个总体的认识,
五、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历史学科是记忆为主的科目,帮助学生牢固准确地记忆历史基本知识。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己理清知识线索,化繁为简,掌握知识的结构,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增强知识记忆的准确性。如浓缩记忆法、歌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列表图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串字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
六、注意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考查能力已成为当今中考的主旋律。平常就应训练学生解答选择题、识图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问答题等题型的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例如材料解析题的正确解题步骤是:
①先浏览问题,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
②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引文出处等);
③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教材;
④紧扣题意、认真作答。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篇二: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
(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业绩。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
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历史上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是人类动态文化创造的静态成果,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予以重视。对于这些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成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这些文化成果的产生时代或年代。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修建于战国时期。
第二,这些文化成果的创造者、总结者(他们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体)。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当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组织修建。
第三,这些文化成果的内容或价值。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转缓,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为便于掌握,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这样分类进行掌握: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
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如“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做出评价,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
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时间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固有特点,往往称为特征。1999年高考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篇三: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业绩。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
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历史上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是人类动态文化创造的静态成果,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予以重视。对于这些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成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这些文化成果的产生时代或年代。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修建于战国时期。第二,这些文化成果的创造者、总结者(他们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体)。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当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组织修建。第三,这些文化成果的内容或价值。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转缓,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为便于掌握,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这样分类进行掌握:
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如“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
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
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做出评价,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
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时间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固有特点,往往称为特征。1999年高考
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