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实践活动:

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多边形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

五、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改革设想: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 泰山古树—计算器2课时

二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 5课时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9课时

四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9课时

图形的密铺 1课时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2课时

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2课时

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智慧广场 1课时

八 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 6课时

消费知多少1课时

九 回顾整理--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二:ji最新2014-2015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修改

浞景学校 2015年3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实践活动:

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多边形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 五、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改革设想: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 泰山古树—计算器2课时 二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 5课时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9课时 四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9课时 图形的密铺 1课时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2课时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2课时 七 奇异的克隆(转载于:www.hNNsCy.coM 博 文 学 习 网: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智慧广场 1课时 八 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 6课时消费知多少1课时 九 回顾整理--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门票总收入约12530000元。各景点售票情况如下表。 景点名称 桃花峪 天外村 红门 天烛峰 票价(元/人) 80 80 60 60 人数 20840 71030 72860 13480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 我的问题是: 我是这样解答的: 学习目标:

1、认识计算器基本键的名称及功能 2、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数的计算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三、交流提升 1、展示交流:

预设:(1)桃花峪一共收入多少元?×××× 20840×80=

(2)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多少元? 12530000÷7=(元)

(3)“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工共接待游客多少人?” 20840+71030+72860+13480= (人) (4)……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篇三:最新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 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

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实践活动:

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多边形

教学难点:用字母表示数 运算律、

五、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

教学改革设想: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 泰山古树—计算器2课时

二 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 5课时

三 快乐农场—运算律 9课时

四 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 9课时

图形的密铺 1课时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2课时

六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2课时

七 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6课时

智慧广场 1课时

八 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 6课时

消费知多少1课时

九 回顾整理--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

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计算器(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