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散文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海滩散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海滩散文篇一:秦牧散文

秦牧散文

如果说杨朔是生活诗意的创造者,那么秦牧就是事物幽微的探索者。他在当代散文家中,以知识渊博和勤于思考著称。

一、秦牧生平与创作

秦牧1919年出生在香港,三岁跟随父母移居新加坡,在新加坡度过了童年时代,1932年他13岁时父亲破产,带领全家返回大陆。回国以后他一直在沿海一带学习生活。在学习期间,他爱好十分广泛,涉猎面也特别广泛。最喜欢的是文学,对他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如,先秦散文、唐诗宋词、鲁迅、矛盾、巴金、艾思奇、谢冰心、叶圣陶、张天翼、托尔斯太、契诃夫、易卜生、莎士比亚等。他打比方说:这些前辈作家是在他头脑这片土地上撒播过种子的人。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参加了革命,并入了党,主要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建国以后,他当过中山大学讲师,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 秦牧的文化成就:1、理论研究。2、文学创作。

他写作的体裁多样化: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儿童文学、杂文, 代表作:

他在“文革”中,曾经当过干校的炊事员,因而对人的口味很有研究。他把自己的作品比作鸡、鸭、鹅、鱼、臭咸蛋、臭腐乳,谁得意哪一口就吃哪一口,见仁见智,由人评说。他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认为可以代表他散文水平的是:《社稷坛抒情》《古战场春晓》《土地》《花城》《红旗初卷英雄城》。

二、秦牧的散文的写作模式

他的散文表现了重视“知识性”的特点,他60年代散文的写法,是杂文和随笔的调和,形成了“秦牧式的散文”模式:思想性+知识性+艺术年月 日第 周 第1页共6页

性。

他打比方,写好一篇散文,就像穿起一串珍珠:思想是线、知识是珍珠、技巧是一双灵巧的手。

三、秦牧的散文有明晰的观念框架(思想性)

秦牧的散文非常重视思想性,他把思想称为文章的主心骨、灵魂,是原子中的原子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地球中的地核,太阳系中的太阳。他的散文题材非常广泛,无论哪类题材的文章,都有一个鲜明突出的思想主旨: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

如:《古战场春晓》:通过凭吊三元里古战场,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

《社稷坛抒情》:由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展开联想,热情歌颂古代劳动人民和思想家创造文明的丰功伟绩,进而激发读者热爱我们年月 日第 周 第2页共6页

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

《土地》:叙述了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赞美了劳动人民对土地深厚的爱。

《花城》描写了广州年宵花市的盛况,歌颂的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富有创造才能的品质。

四、秦牧散文的题材分类:

1、怀古思今的作品,《古战场春晓》:通过凭吊三元里古战场,热情地讴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社稷坛抒情》:由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展开联想,热情歌颂古代劳动人民和思想家创造文明的丰功伟绩,进而激发读者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

2、赞美新时代和劳动人民的作品,《土地》:叙述了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赞美了劳动人民对土地深厚的爱。《花城》描写了广州年宵花市的盛况,歌颂的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富有创造才能的品质。

3、描绘山川风物的作品,《海滩拾贝》:阐述了伟大与渺小的辨证关系,集体与个体的辨证关系。《雄奇瑰丽的中国山水》:“大自然的杰作是值得赞美的,人类双手创造的奇迹应该说尤其值得讴歌。而真、善、美的东西,必然超越时间与空间,打动我们大家的心灵。”(结尾)

4、剖析事理的作品,《摸鱼老手》:书写一个青年渔民,爬到桅杆上,一看水色,就知道哪儿有鱼群,哪没鱼群。通过书写奇人奇事,阐述道理--强调实践和继承的重要性,经验从实践中来,从前人那继承来。

5、鞭挞丑类的作品,《鬣狗的风格》:描写了鬣狗的丑陋长相和丑恶行经,然后把它比喻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小爬虫、小爪牙),加以讽刺鞭挞。《说狼》:鞭挞帝国主义,把帝国主义比作恶狼:“如果你把帝国主义的性格和狼的性格做个比较,可以说,那种酷肖的程度着实使人叹为观止。”描年月 日第 周 第3页共6页

写:目光凶恶、口吻深裂、贪婪凶残、闻到一点血腥,就成群结队来追逐,帝国主义那种喝血的狂热多么像狼!

五、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1.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评论家说他的散文:总是从现实出发,时而上天入地、探奥搜奇,时而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时而拜会古人、访寻来者,时而穿过历史的隧洞回到现实中来、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秦牧说:“丰富的知识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可以帮助作者说明道理,而且这些材料还能够满足读者的知识欲,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获得新鲜感。”

他使用知识材料的目的:说明道理;满足知识欲。

知识和材料丰富。如:《土地》:叙述了《左传》中记载的“重耳亡命”的故事;描写了古代皇帝分封疆土的仪式;使用了“乡井土”、人死后脸上蒙白布、妇女头上别发针的来历等地方风俗。

《古战场春晓》:给人历史知识,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大小背景、轰轰烈烈的场面、当地人民的纪念活动。

《花城》:给人花市、花卉知识,花色品种、买卖交易。

《海滩拾贝》:给人贝壳知识,各种贝壳的名字、样式、色泽、价值。 他的散文具有知识小品文的特点,以知识的丰富性取胜,但是他毕竟不是科学家(历史学、生物学、植物学),他只是一个涉猎面比较广泛的文学家,所以,他对事物的认识会有局限性,有时对知识的使用会出现错误。 例如:他在一文中谈中国姓氏中的动物名称,说中国人没有姓“虎”的,结果湖北一个读者给他写信发出抗议,说他们全村的人都姓虎。 《鬣狗的风格》: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过这种狗,就是只会吃死肉年月 日第 周 第4页共6页

的、目光和样子都很难看的“海乙那”。秦牧的描写:样子很猥琐、走路一颠一踬、皮毛没有光泽?远远跟在狮子之类凶猛的食肉动物之后,期待着斑马、羚羊等食草动物尽快溅血扑地,等狮子吃完了,它上去拣点剩肉,连骨头都嚼了咽了。

文章发表于1978年,3年以后,即1981年《秦牧选集》出版,秦牧在这篇文章后面加了一个“附记”:“这篇稿子发表以后,看到一些关于鬣狗的新的记叙材料,据说经过生物学者的新的调查研究,鬣狗的性格和旧说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本文并不是自然科学小品,因此还是暂从旧说,不加改动了。反正是暂依旧说,以讽喻某一类人物,也无不可。”

散文不是自然科学小品,使用知识是为了说明问题,即达到艺术真实就够了;当然,知识准确也是必须的,否则会以讹传讹的。

秦牧往往借用丰富的知识说明一些道理,表达相应的思想,挖掘事物深邃新鲜的含义。如:(1)、在平凡的事物中开拓出不平凡的内涵。《土地》:土地对人的意义。

《面包和盐》:“欧洲好些地方按照古老的民间传统风俗,最尊贵的礼物就是面包和盐。这样一份礼物象征着主人最隆重的接待和最真挚的友谊”。

(2)、从离奇的现象中发现一般规律。不是用奇人异事哗众取宠。 《赌赛》:一个人能挑起400多斤重的豆饼,人们在路上再给他加上40多斤重的地瓜秧,一口气走5里路。(大力士的力量从劳动中、实践中来) 《摸鱼老手》:一看水色就知道哪有鱼。

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从内容安排上看:他常常凭借渊博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效果是“形散神聚”。正如他在《土地》中说:“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年月 日第 周 第5页共6页

海滩散文篇二: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

一、散文赏析概述——散文的特点

散文或许是一个内涵较空疏、外延极宽泛的模糊概念。就文学体裁分类的传统 而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无不特征鲜明、疆域了然。惟独散文包罗万象、融汇大千。似乎不宜归入前三类体裁者,都应划作散文的范围。

散文在表现方式上,自由自在自主,记人叙事、摹景状物、抒情论理皆纵意所如;在题材对象的选择上,无拘无束无穷,笼天地于形内、聚万物于笔端,全然一副海纳百川的博大气象。形散神凝——历来被视为散文的本质特征。其所以散者固然是指题材的无穷无尽,更是指格局结构、章法笔意的无拘无束。对此,一代文宗苏轼颇多妙喻: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吾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散文崇尚真诚。唯真诚方能自然。它记真人事,绘真景物,抒真性情;所以如泉涌瀑泻、风流云起,无心营构、随意命笔;当行则行,不可行则止。欣赏散文当然要珍惜这一特性,认真体味作者的心境意图,感受其喜怒哀乐。

散文是灵魂的倾诉、心弦的交响。强烈的精神个性、真切的生命体验,通过自然景物的灵性透视、世态人情的静观默察而渗露挥发,化作一种无法抑制的抒情冲动。这便是散文与诗歌血脉相通的共质。散文中那些托物言志、寄怀山水之作,因其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而最接近于诗。如果稍加韵律修饰,这样的散文便可称为“散文诗”了。

在文言文中,那些本属于应用文体的散文,其文学价值的形成更依赖情感的表现。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公文,可通篇流溢着忧国忧政的苦心孤诣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 。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也属公文,但以简洁朴素的文笔将作者的坦荡襟怀披肝沥胆地倾吐出来。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深沉苍凉的笔调传达了为事业忍辱发愤的悲痛心情,表现出作者崇高的人格境界。此类散文都是实用的,并非以发表为目的的文学创作,作者的心绪情怀更坦诚真挚,诗歌的情蕴意味也因此而生成在语体特征方面,散文也是多姿多彩诸体皆备且独具风貌:含蓄凝练、形神兼备、声韵并美的诗歌语言比比皆是;真率质朴、本色天然、如话如诉的日常口语也屡见不鲜。由于在题材、结构、篇制、语言等方面少有局限,散文的审美空间更为广阔。诗歌的本性在散文中已经扩张放大。唯此,诗歌的赏析方法、思路大都可移用于散文。

二、散文赏析概述——散文的分类

散文分类的标准不太严格,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1.抒情性散文

抒情性散文指侧重于表现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的散文。它们或咏物状景中言志抒怀,或在叙事记人中传达情思。此类散文往往以小见大,追求诗情画意的统一和语言的精粹,以获取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般说来,最受人们喜爱、历代传诵不已的散文,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就多属此类。

抒情性散文大都以作者情感的展现为构制线索,溶吉光片羽式的描写、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浮光掠影式的叙述为一体,所以有形散神凝之谓。抒情散文同诗歌一样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表现。不过,意象、意境与其它诗歌要素都因溶解稀释到更大的语言系统之中而相对地“淡化”了。

2.记叙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或以记人为主,或以叙事见长,也有二者并重难分主次的综合类型。除了经典的文学散文之外,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游记等也属于记叙散文。

3.议论散文性

议论性散文不同于政治性、科学性论说文。它托物言理、寓论于事、寄说情景,以充沛的感情、雄辩的论理汇成一种情理交融的气势和意韵,具有较鲜明的文学性和审美特质。它虽以论说见长,但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或言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由表及里地剖析、议论,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生成强大的艺术冲击力、感染力。

议论性散文中影响较大的是杂文和小品文。

杂文侧重抒写杂感随想。优秀的杂文体式短小精悍,行文泼辣尖锐,多用讽刺幽默的笔调,极富感染力、说服力。鲁迅先生的杂文堪称颠峰之作。其关注视野之广阔、批判锋芒之犀利、哲理议论之精辟、文化底蕴之深邃、语言 表达之精纯完美,在文学史上罕见其匹。

小品文是一种短小精练带有较强抒情意味的议论文。所谓知识小品、科普小品、随笔、札记即属此类。小品文篇制虽短但立意集中,行文挥洒自如,语言或诙谐幽默或雅致蕴籍,溶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兼知识(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 网:海滩散文)性休闲性之并长。虽然社会意义、时代精神有限,但可拓展视野陶冶性情,满足人们求知、审美、休闲的文化需求,因此也拥有大量读者。

三、散文赏析点

1、了解创作背景:

了解创作背景本是文学赏析的一般方法,其渊源可上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之说。但对散文赏析来说,它别有一番意义。散文创作求真实、忌虚构,其背景对于内容解读的指示作用更显重要。例如,古代散文中多应用文体,其内容往往涉及一些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历史环境。无论议论性散文或是记叙性散文,凡涉及具体背景的,总要先把背景搞清楚。

了解创作背景的另一个任务是熟悉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概况。也就是从作家的角度了解背景。散文篇制短小,集中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并无多少困难。这样,从作家生平切入了解背景就更为必要了。了解创作背景的方法主要是查阅有关资料。好在一般散文选本都附有注或提示,作到大致了解并无困难。重要的问题是在平时学习中扩展阅读范围,积累大量的文史知识,将大致了解提升为深刻了解。

2、分析作品结构:

结构解析应为散文欣赏的着眼点。这是因为散文样式差异较大,结构灵活多样。 要透过繁复各异的形态去把握凝聚贯注的神韵,似乎非由此不可。前述散文大致分为抒情、记叙、议论三类,是说它们的表现对象、内容、方式有所不同。这些不同必然导致结构的差异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化趋向与文体化特征。无论任何对象,只要其结构呈现出规律性,那么由此开始认识的进程都是较便捷的。

现代散文的结构可以分为两重:思想内蕴结构和艺术形式结构。古代散文往往还要多出一重文体结构。古人作文非常重视文体特性。其立意谋篇、记事说理都要受到文体的规范。现代散文的文体结构比较自由,模式化趋向不太显著。

例如,古文中的“记”以记叙为本,要先记地点,次记景物、传说,再叙事件经过或事物特性,最后还要说明作文原由。“记”的这种写法说明:文体结构实质上是一种表达模式。早在魏晋时代,曹丕就曾指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由此可见,文体结构对文章的内容、风格也会产生较直接的影响。熟悉文体结构对提高欣赏效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请看下例:

3、感受审美内蕴 :

艺术要表现人生的况味与真韵,怎能回避对思想哲理的呼唤?散文在这一领域中也有着数不清的成功尝试。余秋雨先生认为:艺术哲理的本质,在于对世界、人生的内在意蕴的整体性开发。

哲理性的文学作品,既不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着重于表扬好人好事,一般地抒发爱憎感情,揭示一般的人生道理,褒赞一般的品格,而是对社会的总体感悟,对人生意义的普遍开发。例如一只羽毛未干的麻雀幼雏被大风从树巢里摇下来,痴呆地、绝望地蹲在地上。这时一条猎狗慢慢地接近它。突然,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从附近一棵树上飞快地冲下来,落在狗鼻子前面,它蓬松着羽毛,惊恐失态,迎着獠牙狰狞的狗嘴跳着,要以自己软小的身躯掩护幼雏。如果到此为止,只是把"老雀护雏"这一件事真实地记下来,不去突破故事框架作更多的构想,那么,这篇散文的内容未免矢之琐碎,意义就有限得很,没有多少美学价值;或者如某些惯于结笔点睛、开拓哲理者所做的那样,下面用一段文字,就老雀的行动议论开来,落实到母雀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上。这样写,对原先的故事框架虽有所突破,思想意义增强了,但是,它所揭示恶毒仅限于庸常的道理,而不是对人生意义的整体性开发;而且,这种脱离故事、缺乏形象意蕴的孤立发挥,不能给人以美感享受,与艺术哲理相距很远。可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见〈屠格涅夫散文选〉)的写法却不同,它突破如上故事框架,使其在理性光辉的照耀下,显示出非凡的意义。在叙述老雀从树颠冲下,迎着凶犬“绝望而哀戚地吱吱地叫着”之后,文章这样写道:

它俯冲下来救护。它用躯体掩护自己的幼雏但瘦小的躯体,吓得浑身颤抖,小小的叫声变野,变哑了。它垂死挣扎。它准备牺牲自己!对它来说,猎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呵!可它不能稳坐在安全的高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烈的力量,把它从那里抛了下来。我的猎犬特列佐尔停下步子,后退了一下,显然,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爱,我认为,比死亡和死之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能维持和推动生活前进。

作者既没有纯然叙事,也没有简单地用叙事加议论的方法拔擢事件的内蕴,而是把力量大小悬殊的两个动物对比着描写,以收到超出故事之外的特殊意义。这里有两组艺术比照:凶猛庞大的猎犬与躯体瘦小、惊恐失态、哀凄绝望的麻雀比照;浑身颤抖、吱吱哀鸣、勇敢冲向狗的嘴边,以死相拼的麻雀,与凶猛的猎犬一时停下、向后退一步相比照。这种反差强烈的比照,具有异常鲜明动人的美学效果;同时也就自然地于寻常意义的琐碎的故事中,渗透着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道理:“爱,比死亡和死之恐惧更强大”,“只有爱,才能维持和推动生活前进”。这就是屠格涅夫对社会爱的哲理认识。

散文对哲理的追求,往往通过作者精神活动得以实现。日本散文家得富芦花在“相模滩”观看落日,看着,看着,片刻之间,作者内心涌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体验:

在风平浪静的黄昏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庄严之极,平和之至。纵然一个凡夫俗子,也会感到已将身子包裹于灵光之中,肉体消融,只留下林灵魂端然伫立于永恒的海滨之上。落日溅沉,接近山顶。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猛然一沉······

举目仰视,世界上没有了太阳。光明消逝,海山苍茫,万物忧戚。太阳沉没了。忽然,余光上射,万箭齐发。遥望西天,一片金黄。伟人故去皆如是矣。 (《相模滩落日》)

我们所见过的写落日的散文,一般侧重于山光水色、余光反照的客观描写,或从中引出悲喜之情,而《相模滩落日》却不同。作者不是纯客观描写落日与后辉下的海滩奇景,而是把自己置身于风平浪静的黄昏滩头那“庄严之极,平和之至”的气氛中,描写心灵上引起的触动、顷刻之间产生的特有的感受—“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伟人故去皆如是矣”--一种“宏大无比的悲喜的情绪性体验”。这种体验当然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个人的悲喜之情,所以作者说:"有物,幽然浸乎心中,言"喜"则过之,言"哀"则未及。"经过理性纯化而超乎"喜""哀"之外的这种感情,无疑是哲理化感情。

赏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葵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与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虽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列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

赏析: 通达幽远的生命放歌

——读《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历来被誉为书、文兼美的艺术珍品。作者一扫风靡流行的骈偶时尚,以清新自然的散体笔法记述了那次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雅集盛会;并触景生情,临境兴叹;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与眷恋,对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自然真谛的追问,坦诚且酣畅地倾诉于人性觉醒的启示录中。一千六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佳作,仍然真切地感受到这一曲生命之歌的巨大魅力。

这篇文章的记叙成份只有短短三行文字,其中还包括这一段细腻精巧的景物描写。自“俯观宇宙之大”句后,都是亦情亦理的论说感叹。由于语言浅显晓畅,其表层文似无疑碍,但要深谙其底蕴,则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精神个性。关于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前辈学者宗白华先生的评说似可代表学术界之公论: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由于政治腐朽而导致的严重内乱,西晋王朝存在仅三十多年就迅速崩溃。北方少数民族的大举入侵使士族地主阶级同普通民众一样,在战火烽烟中经历了惨痛的生离死别、颠沛流

亡、国破家亡。东晋王朝所提供的相对稳当的生存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在噩梦般的回忆中,细细品味那可怕的历史灾变和人生苦难。为了寻求慰籍、解脱以至麻醉,玄学与清谈之风在士人中长期流行。这其中自然会生发出对人生苦难、生命意义、生活理想的深刻思索与大胆探求,进而形成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思潮与文化氛围,孕育出象王羲之那样以超迈、旷达甚至叛逆的精神姿态,勇敢追求个体人格自由与心灵解放的“魏晋名士”。

王羲之虽出身与士族名门,但并不热衷于仕途经济。他为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狂放不羁。那段“东床坦腹”的传说,那泰山般屹立在书法史上的“书圣”地位,活灵活现再现出他的性情、才华和精神个性。在这篇文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活理想的探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四十多位名士会聚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清流激湍”之上,修禊嬉游、流觞赋诗、畅叙幽情,真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正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人群环境中,作者怀着由衷的欣喜与陶醉道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境界: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在这里,我们不难体会:浩浩茫茫的天宇、林林总总的万物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作者惊异、欢快,而且也激活了作者的思考与联想。能够听到、看到这无穷且神秘的宇宙,这繁盛且生机勃勃的世界,为什么"信可乐也"?当然因为这种感觉提供了主体生命存在的确证。作者大概不曾得到这一结论,但他的确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妙与珍贵。于是他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真挚坦诚地与朋友交游;摆脱物欲世情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超逸生活的常轨,忘却生老病死的压迫,在"快然自足"的心灵状态中尽情地享受生命。

孔夫子曾经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其实反之亦然:生之疑虑释于死之洞彻,生之快乐始于死之通达。王羲之对生命的珍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样来自于对死亡的超越。他也为“修短随化,终其于尽”深感痛惜。但是,这不能被误解为消极颓废的悲观情绪。正因为勇敢地直面自然规律,他才会认同“生死亦大矣”的古训,发出“岂不痛哉”的长叹;才会斥责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荒诞,文中散发出来的哲学意识却不难感悟。

赏析: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世间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到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海滩散文篇三:小孩子适合阅读的35篇微散文

小孩子

适合阅读的

35

篇微散文

迎春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花神召集百花,商议谁在什么季节开放。当冰雪还未融化、北风还在呼呼地吹着、大家都在寒冷的梦中发抖时,谁踏着刺骨的冰雪到人间去,向人们预告春天呢?

玫瑰、牡丹、芍药、莲花……都默不作声。沉默中,一个小姑娘站出来,轻声说道:“让我去,好吗?”她诚恳的目光里含着深切的期待。花神吃惊地看了看这个娇弱而勇敢的小姑娘:她是那么天真,又那么自信。她穿着鹅黄色的裙子,像一个从没见过生人的小孩子似的,害羞地低着头。花神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去吧!只有你,才属于春天!”她送给小姑娘个美丽的名字----迎春。

迎春花只稍稍打扮了一下,在发辫上插上一朵金黄色的、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花,便告别众姐妹,一个人来到人间……

啊,迎春花!迎春花!她来到我们中间时,大地还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着,春天还在远处的路上,孩子们还在做着堆雪人的梦呢!

可是,迎春花是春天和大地的女儿。她来了,一切都渐渐变得温暖起来,一切都变得湿润起来。小河悄悄解冻了,雪花在天空化为细雨,泥土变得松软了,小草在悄悄返青,所有冬眠的生命开始苏醒……

春天

山茶花在下雪天就开了。雪一化呢,杜鹃花已经在春水里摇着花影。这时候,洱海边的柳树,枝条上的嫩芽,开始还是米粒般的,葵花子般的,没两天,就像小鸟张开了嘴。薄薄的阳光里,有亮着的翅膀飞过,那是燕子,还是柳莺?最性急、最没有耐心的是那些小草,它们在大地妈妈的怀里睡足了觉,一醒来就掀被踢腿往外冒!

啊,春天是山茶花迎来的,是杜鹃花迎来的,是柳条和小草迎来的;还有燕子和柳莺、蜜蜂和蝴蝶,它们的飞翔和歌唱,使春天更热闹了!

兔爷爷老了,每天静静地望着窗外,望着白云,望着山崖。小白兔怕兔爷爷寂寞,每天给兔爷爷的桌上插上一枝鲜花。今天是菊花,明天是杜鹃花,后天是玫瑰花。。。。。。

鲜花陪伴着兔爷爷,一天一天过去啦。春天来了,兔爷爷病了,他在山上走呀走呀,在种着什么。小白兔问:“爷爷,爷爷,您在种什么呀?”兔爷爷说:“在给你种礼物呀,到时候你就知道啦!”

兔爷爷走了,兔妈妈说:“爷爷去了山上很远的地方。”小白兔天天来到山上找爷爷。这一天,她还是没有找到爷爷,却看到了满山的鲜花。小白兔知道,这是爷爷送给她的礼物。

小白兔知道,这是爷爷的微笑,爷爷在花丛中看着她呢。

鸡冠花

鸡冠花开花了,红红的,扁扁的,跟公鸡头上的鸡冠没啥两样,所以叫它鸡冠花。鸡冠花像只鸡钻在草丛里,却不吃虫子,所以螳螂、蚱蜢、蝴蝶、蜜蜂都喜欢和它交朋友。

一只小公鸡走进草丛,看见鸡冠花,以为是只大公鸡,就喔喔叫着招呼它,约它一起去菜园除虫,鸡冠花不响,小公鸡以为电脑没听见,就走近叫它,才看清楚原来是朵花,不是大公鸡,羞得它连说,认错人了,对不起!说着,飞也似的走了。

大家见小公鸡认错了人,都乐得笑了,蜜蜂嗡嗡叫、螳螂、蚱蜢又是跳又是舞,青草笑弯了腰,当然更乐的是鸡冠花,它笑得鸡冠更火红火红了像喝醉了酒……

在海里种藕吧

大海,比我们村旁的漏池塘,不知大多少倍。

我们村旁的池塘里,种的藕很挤很挤,挤得不得了。要是在海里种上藕,能种许多许多呢。

种下了藕,海里也能开出荷花的。

等藕长成了,在海上收藕,那多好呀,不用木桶装了,用大船装,采莲蓬也是这样的。

嗨,我做了一个没有用的梦呀。

海里,水是咸的,种不了藕的。

谁想个办法,叫海水不咸,叫海水变甜?

三月茶

山里的凉亭会讲故事。

它说,三月的夜里会有大鲤鱼扑通扑通往山溪里跳,它们要生孩子呢。

翠竹的孩子-----竹笋,也会从地下飞快地钻出来比谁长得高呢。连柳叶都从柳枝上展开身子在牧笛中跳舞呢。

它还说,会跳舞的还有采茶女孩的手,手在圆鼓鼓的茶树上采嫩嫩的芽尖,像小鸟在跳舞呢。

小女孩的手巧巧的,会采茶。大哥哥的手壮壮的,会炒茶。

炒茶叶不放油不放水,连锅铲也不用,就靠大哥哥的手在热锅里炒,跟金钢手一样呢。

刚炒好的新茶冲上山泉水,老公公说:“请喝茶。”大家都说:“啊,新茶真香。”

凉亭把这样的故事讲了几百年,但每年还是要讲,因为年年三月都会有三月茶的香气从凉亭边飘出来。

我边听故事边乐滋滋喝着茶,嗯!蛮香的,但还是雪碧好喝。外公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三月茶的滋味有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