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江苏考察重要讲话南水北调不忘节水心得体会

学习 江苏考察重要讲话 南水北调不忘节水心得体会

“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13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江都水利枢纽考察,了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江都水利枢纽建设运行情况后,再次关切节水话题,殷切提醒发人深省。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对京津冀百姓来说是一大喜讯、一大福音。以北京为例,数据显示,南水进京前,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100 立方米,远低于人均水资源500 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南水进京后,全市人均水资源量提高到150 立方米左右,近三年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回升 2.72 米,日渐干涸的湿地湖泊水量肉见可见地丰盈起来。不夸张地说,一泓清水进京数年,不仅改变了首都水源保障格局和供水格局,也为北京市赢得了宝贵的水资源涵养恢复,对于提高首都水资源的承载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意义非凡。

千里调水,来之不易。南水丰盈北京“水家底”令人欣喜,但爱水、护水、惜水、节水依然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长期主题。一方面,即便南水持续回补,北京水资源短缺并未从根本上缓解,尤其随着城市发展升级、功能空间更新,水资源紧平衡状态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软肋。另一方面,南水北调千辛万苦,为了这一重大战略工程,水源地及沿线人民作出了巨大奉献与牺牲,对其深情厚谊的最好回馈,莫过于珍惜每一滴水,将节约与调水紧密结合起来。

“喝着南来的水,怀着感恩的心”,正是出于对“饮水思源”的普遍认识,对“节约用水是保障首都水安全根本之策”的清醒自觉,这些年来,北京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多措并举“拧紧水龙头”。顶层设计上,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建立健全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产业规划上,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不断淘汰工业耗能大户,将“减量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可不用的水坚决不用,可少用的水决不多用,可重复用的水竭尽所用……一系列扎实措施,

一个个节水“良方”,引领开启北京节水新篇章,不断丰厚城市发展的“生命之源”。

一滴水,微不足道,滴滴水,碧波荡漾。节水,是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事,也是人人可为的小事。洗完手及时关上水龙头,洗菜水留着冲马桶,洗澡时间别太长……种种举措看着不起眼,但长年累月积攒起来,节水规模也是相当惊人。而当节水、惜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生命之源”才能永葆生机。

论证有力,短小精干。

语言很灵动。

关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考察新疆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4月27号至30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喀什和乌鲁木齐等地,深入乡村、企业、部队、学校、基层派出所、清真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地了解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望各族干部群众和部分长期在新疆工作的老同志,对做好新疆维护社会稳定、推进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党的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的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新疆未来,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就须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一、稳定是基础,是新疆进步的前提。

回顾党中央关于新疆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这就是始终不渝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始终不渝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始终不渝重视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为各族人民谋福祉。从新疆6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什么时候社会稳定,经济就健康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就安定祥和;什么时候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经济就停滞倒退,各族人民的安全、幸福就会失去保障。实践充分证明,稳定是最大的民生,稳定是新疆发展繁荣的生命线。“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新疆稳定的巨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声,也指出了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抓手。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自古边疆稳,则内地安;边疆乱,则国难安。新疆的稳定是举国上下13亿人民的共同心声,习总书记实地考察新疆,可见中央对新疆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是新疆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机遇,同时新疆工作也面临这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做为新疆南疆基层工作者,我们应正视新疆目前的发展状况,始终保持着敢于解决的突出问题,勇于开阔创新,进取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没有丝毫懈怠,迎难而上,绝不退缩。

二、和谐宗教是实现新疆稳定的必要条件。

习总书记在考察期间说:“希望新疆广大宗教界人士继续发扬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旗帜鲜明反对宗教极端思想,通过科学解经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正确理解宗教教义,让大家都能安安心心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政治上,引导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建设上,引导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投身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在道德上,引导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发扬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发挥积极作用;在文化上,引导宗教团体和宗教人士积极挖掘、整理宗教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宗教活动中,引导宗教团体、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宪法、法律和政策的范围内活动;在行为礼仪中,引导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在管理上,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确保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和谐的宗教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新疆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工作时专门对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重要指示。如今的新疆,正进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进程。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强有力、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新疆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身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提高自己。首先我们应强化政治担当。不断增强党性修养,用“三严三实”祛歪风、聚正气,提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自觉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合心合拍。勇担使命,主动作为,为新疆发展贡献力量。其次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认真学习双语,增强基层群众工作意识,掌握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充实自己,使基层基础不断得到夯实,让我们真正成为党联系和服务各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