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班音乐教案

宝宝班音乐教案篇一:宝宝一班教案

宝宝1班教案

第一节:牙签树、插口红。

教学名称:插牙树

教具构成:牙签树5根、橡皮泥1块、碟1个、水果筐1个。 教学目的:拇食指的娴熟配合及插的练习。

适用年龄:13-15个月

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从筐中取玩具放于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的右侧。

2、碟放在毯中央,牙签树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在毯的上方。

3、右手示意二指捏的动作,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捏起牙签树插在橡皮泥上,全部插好后再取下放回原处。

4、从身体右侧取筐放在毯中央,把玩具放进筐内,双手端筐起身将玩具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与延伸:将水果切成丁让宝宝自己用牙签插着吃。 错误控制:橡皮泥

兴趣点:种树的过程。

注意事项:向家长提出安全提示;教师操作熟练。

教学名称:插口红

教具构成:口红盒一个,椭圆盘一个。

教育目的:训练手的控制能力,双手的配合能力;培养宝宝的手

眼协调能力。

适用年龄:13-15个月

操作过程:

1、同上。

2、将口红盒放在毯子中央,拿起口红盒,左手拿口红 底,右手将口红盖打开,口红开放在原处,右手二指摸口红盒圆口处,再将口红盖拿起套在口红口上。

3、收玩具。

游戏:

1、音乐:《手铃和脚铃》(用腕铃做)

目的:通过游戏,初步感知简单的节奏。

方法:听音乐,妈妈按节奏帮助宝宝拍手、踏脚。

2、球扔进筐

目的:有目的的投掷。

方法:从地上捡球扔进对面筐里。

第二节:拍钮扣、画板

教学名称:拍钮扣

教具构成:大钮扣5个、水果筐1个

教学目的:培养宝宝视觉跟踪及手眼协调的能力。

适用年龄:13至15个月

操作过程:

1、将玩具放在毯中央,纽扣散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

在身体的右侧。

2、将钮扣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在毯的中上方依次排成一

排,然后拿起一枚纽扣在毯的正前方转动,再用手将扣子拍倒,放回原处。剩下的四枚依次类推。

3、取筐放在毯中央,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收进筐中,双

手端筐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与延伸:可以准备陀螺或硬币让宝宝练习。

错误控制:教具本身

兴趣点:转动的纽扣和拍的动作。

注意事项:对家长进行安全提示;教师动作熟练。

教学名称:画板

教具构成:画板

教学目的:学会正确握笔及运笔,做书写前的准备。 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左手将比取出,放在右手上,

是以正确的握笔姿势,然后在画板上随意图画。画完将比放回原处。左手扶住画板,右手讲画图钓。

2、双手端画板,起身将画板放回教具柜中。 变化与延伸:可准备笔和纸让宝宝练习。

错误控制:画板

兴趣点:涂画的过程

注意事项:正确握笔的姿势;安全提示。

游戏:

1、手铃和脚铃

2、球扔进筐

3、音乐:《美妙音乐》

目的:平稳情绪

方法:妈妈把宝宝抱在自己腿上,随音乐的节奏左右摇

摆 。

第三节:分水果、拉线玩具

教学名称:分水果

教具构成:仿真水果3个、玩具2至3个、筐1个。 教学目的:认识水果和玩具。

适用年龄:13至15个月

操作过程:

1、取玩具放在毯中央,把玩具和水果散放在毯的右下角,筐放在身体右侧。

2、依次取玩具或水果摆在毯的上方,拿起一个玩具或水果欣赏后进行命名并进行分类。

3、收玩具。

变化与延伸:可以在吃水果或玩玩具的时候重复告诉宝宝哪个是

水果,哪个是玩具。

错误控制:教具的命名

兴趣点:操作的过程

注意事项:只命名水果和玩具而不说出具体名称。

教学名称:拉线玩具

教具构成:拉线小猪、水果筐

教学目的:全掌抓握及小肌肉群的训练;双手的配合。

宝宝班音乐教案篇二:小班音乐教案 《我上幼儿园》

第三周:音乐《我上幼儿园》

(一)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二)活动准备:

1、布娃娃一个

2、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

(三)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宝宝班音乐教案)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 !”(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分集体和个别幼儿两种形式演唱)

4、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宝宝班音乐教案篇三:幼儿园小班音乐课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懒惰虫》教案及反思

教科院12级学本2班 12131020211郭正强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并较自然地进行歌唱。

2、能在歌曲结束时,及时模仿动物叫声或用语言对问句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3、不愿意做懒惰虫,乐意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玩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座位排成“圆形”,并玩过“点兵点将”游戏。

活动过程:

一、音乐活动《蜜蜂做工》。

驾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从活动室外面飞进教室,并在教室里边唱歌边表演《蜜蜂做工》。

二、玩“点兵点将”游戏。

(1)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问小鸡:“你是小小鸡,你是一只小小鸡?(小鸡没有回答)。

(2)组织幼儿讨论:你们能帮助小鸡回答吗?(如: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声音,就表示回答)

(3)教师边用《懒惰虫》歌曲旋律唱问:你是小小鸡??“边逐个对座位上的幼儿点小鸡。歌曲唱完,被点的最后一名幼儿站起用“叽叽叽”叫声表示回答。

(4)由幼儿建议,教师边唱其他小动物边点兵点将,鼓励和表扬幼儿大胆地利用相应的叫声进行回答。

三、学唱歌曲《懒惰虫》。

(1)看图片,并用语言表现对懒惰虫的理解。“懒惰虫是什么样的人?”

(2)边玩游戏边听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教师边唱边点人,唱完后提问:“懒惰虫什么地方痛?”

(3)倾听教师第二遍范唱,然后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示一身都是痛。(如牛动身体,双臂抱紧等)

(4)秒年 用手指两拍一下做点人动作,边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四、游戏《懒惰虫》。

(1)学习用语言和动作,坚决大胆地表现对懒惰虫的否定。

教师:你们是不是懒惰虫?幼儿:我不是懒惰虫。

(2)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或幼儿扮演点人者,边唱歌边点数寻找懒惰者,当歌曲唱完后,被点到这,必须站起来,大声地否定:“我不是懒惰虫”。

(3)讨论活动:你喜欢懒惰虫吗?为什么?激励幼儿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学习歌曲

1、以故事理解歌词:刚才毛毛虫和大树爷爷做挠痒痒的游戏,可开心了!咦,有一条毛毛虫还在睡懒觉呢,大家都去叫它:“醒来啦,太阳出来啦!”可是它却说:“哎哟,我眼睛痛,我的肚子痛,我的一身都是痛。”大家怎么叫他都不愿意起床,不愿意做事请。大伙儿生气了,就叫他“懒惰虫”。大树爷爷笑眯眯:“别着急,我来试试”。

2、清唱示范歌曲。

提问:大树爷爷用什么办法把毛毛虫叫醒了?为什么毛毛虫听了大树爷爷的歌会很快起床做事?你听到大树爷爷唱了些什么?

三、情景游戏——唤醒小动物。森林里的小动物都不肯早起,爱睡懒觉,你们愿意去帮助他们吗?

活动反思:

歌曲《懒惰虫》诙谐、幽默,旋律流畅,歌词生动,适合小班幼儿。歌曲虽然以“反面形象”出现,但他的教育意义是很显现的,教育孩子做一个勤奋的人。“勤奋”的概念很宽泛,对于小班孩子的理解有难度,想到班级中有一部分孩子早起的现象,因此,我把音乐中的“懒惰虫”特指为不愿早起,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更符合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避免歌曲中“反面形象”的负面影响,我又赋予歌曲《懒惰虫》一个特定的功能,即“唤醒功能”,大树爷爷轻轻一唱,爱睡懒觉的毛毛虫就起床了。多神奇,一首歌变成了一个好办法。基于这两个重新赋予的特指,就可以情景自然贯穿活动始末,有了反复吟唱的理由,自然地激发了孩子不当懒惰虫的想法,同时帮助孩子感受体会了歌曲的诙谐情趣。新授歌曲必须要有七八遍的反复跟唱,才会被孩子接受熟悉。单调机械的模唱显然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内驱力,因此在清音跟唱后,我设计了游戏环节“唤醒小动物”,引导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学会歌曲的吟唱。孩子幼儿都沉浸在“帮助唤醒”的角色中,尽情地反复自觉地吟唱。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在学唱新歌,而是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