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教案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教案篇一: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教案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班级八(6)班 时间 九周一 第四节 授课人:钟文昌 课型:欣赏课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欣赏学习,使学生感性地领略《梁祝》这部照剧情构思布局并综合采用交响乐音乐表现手法音乐特色,从而具体感受艺术的魅力。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讲故事的方法,结合乐曲音乐发展的线索,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的结构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具体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协奏曲”的体裁特色,并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听赏音乐过程中了解音乐各要素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

四、教学方法

主要有讲授、演示、欣赏、启发、分析等方法。

五、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画蝴蝶,猜故事。板书: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看资料,讲故事,列场景,哼主题

(三)分析乐曲的结构,作者介绍

提示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是一种如诉如泣的曲调。

曲式结构图欣赏作品:

引 子: 春景

爱情主题

主 部草桥结拜

主题再现

呈示部: 相爱连接部 (自由华彩段)

副 部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抗 婚

展开部: 抗婚楼台会

哭灵投坟

再现部: 化蝶 (爱情主题再现)

1.引子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

2.呈示部

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草桥结拜,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 描写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结束部:十八相送,长亭惜别

3.展开部:

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 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并奏出赞颂的音调。

4.再现部: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是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人们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拓展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学生进行讨论)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五)小结总结

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学生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教案篇二:阐述e小调音乐风格及气质

一、协奏曲发展及结构特点

协奏曲在十六世纪时是指意大利的一种乐器伴奏的声乐套曲。十七世纪后半期起,指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巴洛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成为大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浪漫乐派的许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独奏协奏曲作品。

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每个乐章之间有短暂的间歇。它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乐进行中,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竞奏。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会奏时,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古典协奏曲的奠基人是莫扎特。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多用奏鸣曲式,音乐充满生气;第二乐章是优美的、抒情的慢板,音乐带有叙事风格;第三乐章是欢乐的舞曲,音乐蓬勃有力,活跃奔放。在第二乐章结束前往往加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

二、阐述《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风格及气质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在音乐表现方面不仅有古典主义的创作构思,而且包着大量的浪漫主义的音乐元素。他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这首乐曲旋律抒情优美,感情细腻,技巧华丽,手法精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是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最优美的小提琴代表作之一,此曲第一二乐章主要以抒情,叙事为主,第三乐章比起前两乐章激昂了许多,但总体表现出轻盈活泼的性格,给人一种阴柔之美,完美的体现了小调的色彩。

英国评论家本奈特说过:“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本质上市英雄的,男性的,而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本质上是优美的,女性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深沉宏伟的气势,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温柔细腻的阴柔之美。

门德尔松终生一帆风顺。生活铸就了他那明朗温存的性格,也塑造了他的音乐的独特的抒情风采。门德尔松的朋友德弗林说过:“他只想做和他性格相适合的事,此外,他什么也不做。”门德尔松安逸的生活与贝多芬同命运苦斗的历程相比,《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相比,鲜明地反映出两位作曲家截然不同的人生遭遇,也强烈地表现出他们在相同体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乐气质。因此,用亚当与夏娃作两部协奏曲的比喻是不无道理的。

门德尔松写作这部协奏曲时,他的足迹已遍及欧洲各地。无论是美丽的苏格兰海岸,还是巴黎繁华地都市;无论是威民斯奇妙的水城,还是瑞士安谧的湖光,作曲家以如画的旋律写下了一篇篇音乐游记。在这部没有标题的协奏曲里,我们也能听到门德尔松迷醉于大自然的心声,也能看到一幅幅抒情的风景音画。他把这部协奏曲描绘的如诗如画,不断吐露自己的心声,如果我们把摇曳的弦乐音型看作是水波的漪澜,那么,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就是一支动听的无词船歌。那清澈的音响与生动的节奏,填写上了描绘山光水争的华丽词藻。

这首浓缩了门德尔松一生精华的作品,乐曲的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他美丽而梦幻般的世界,

三、从门德尔松的家庭背景谈音乐气质。

门德尔松一生虽短暂,但他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生活美满幸福,父亲是犹太大银行家,祖父是哲学家,母亲也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们家的客厅里的座上客经常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黑格尔、文学家巴扎克和诗人海涅、歌德之流。幼年时就熟悉了音乐,绘画和语言学,他20岁时就已经开始游历国外重要的文化名城。

由于他生活幸福美满,并生长在文学以及艺术气息非常的浓郁的家庭里,所以这首协

奏曲优美华丽而不失艺术气息,温柔细腻而不失文学气息,让人总能回味在那幸福的音乐声中,从乐曲的一开始我们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华丽,细腻,充满幻想,充满激情的乐句,他没有像其他作曲家一(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教案)样,按照传统奏鸣曲式的惯例,加之大量的前奏,而是在一个半小结后开门见山,一段抒情的旋律浸透了人们的心田,即或在小提琴华丽的音流奔腾中,人们也难辨出她娟秀的倩影。

谱例 8主部主题

从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我们也可以感受到门德尔松并没有像其他的作曲家一样,使两个主题制造很深的矛盾,而是让两个主题像一对俊俏的姐妹,有着相同的音乐气质,用不同的音符表达内心的感情。

谱例 9副部主题

四、从门德尔松的时代背景谈音乐气质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故,18世纪末,德国新一代的文学家们高举反古典主义的旗帜,打出“浪漫主义”的旗号,他们要抛弃古典主义的限制,打破艺术上的束缚,追求幻想、追求形式自由,变现个人情感,歌德、希勒等作家率先在文学方面率先走进了浪漫主义时代,在文学思潮的影响下,音乐也出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革命风暴又一次席卷欧洲,1830年法国爆发了推翻波帝封建王朝的“七月革命”,德国的民主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音乐的浪漫主义也随着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门德尔松是这个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德国浪漫主义音乐中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丰富了德奥浪漫主义的音乐成果。

由于门德尔松处在一个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的时期,所以在他的音乐中有古典乐派完美的形式,在内容上却是浪漫主义的精神。他追求古典音乐的严谨、完美、和谐,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音乐形象具体鲜明,和声色彩丰富,结构均匀。门德尔松的这首《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不仅有对生活情趣的描绘,也有对自然主观体验式的刻画。他的古典主义倾向明显,主要反映在他运用传统的形式。但是,他穿凿的主要特征是浪漫主义精神。在传统的形式中优美精细的旋律与独特有动力的节奏结合起来,光彩有人的表达了他的音乐艺术灵感。

五、从乐曲的结构谈音乐的气质。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他成熟期的作品,整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极具抒情的气质,热情明快,充满活力。连接的旋律快活地引出副部主题,温

暖而甜美。第二乐章的主部主题宁静而安详,似宽广的咏唱,又有摇篮曲的韵味。第三乐章的主部主题则体现了典型的门德尔松风格,精巧灵敏,活泼诙谐,与第一乐章形成呼应。

这首乐曲是一部无标题的音乐作品,细腻柔美,光彩照人,他在大体布局上遵循着莫扎特器乐协奏曲的原则,又有所不同。他在乐曲的一开始,没有大量的前奏,开始即是主题;将华彩部分明确的谱写出来,使之纳入整体构思,大小调也有着非常规的感觉,选用众人回避的e小调调性,速度也反常规使用,谐虐曲的个性化处理等等,都表现了作曲家机敏才智和浪漫主义的超然情趣。

六、总结

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简洁的和声、结构均衡的曲式,以及流畅优美的旋律成为经典之作,在音乐内容方面由于受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摆脱了世俗的纷纷扰扰,也甚少涉及个人内心的挣扎或时代黑暗的一面,所以这首乐曲华丽,温柔细腻,完美的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在浪漫派作家中,门德尔松才华洋溢,没有艺术家热情奔放或反叛极端的性格,因此乐曲中也没有很强烈的矛盾冲突。相反的,在乐曲中具有开朗的性情、睿智高深的内涵。使乐曲的音乐气质具有独特的风格。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音乐教案篇三:六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鼓乐传情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

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

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

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

拉》。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

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

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

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

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

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

11、

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伊唷勒啦>>.

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

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b.唱歌谱两边。C.唱歌曲并

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

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

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

念下面的锣鼓节奏。(见书)

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

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

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巩固歌曲演唱

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

风鼓〉〉

教学的重点难点:

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

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

3、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

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4、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

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 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

5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

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 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

教学后记:

通过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

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

第二单元 碧野金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唱:《小黄鹂鸟》

2、 听:《在那东山顶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2、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小黄鹂鸟》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与舞蹈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学过程:

播放音乐《走进西藏》学生进教室入座。

1、了解西藏的名胜

2、了解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3、学唱歌曲

(1)第一遍放录音范唱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怎样的?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点击课件)它的情绪是欢

532015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闪亮全世界

快、喜悦、自豪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同学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非常喜欢这首歌,下面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好吗?

(2)学唱歌谱

a、教师弹奏全曲,学生用“lu”哼唱(提醒声音竖起来)

b、分乐句跟老师唱谱,注意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c、重点学习10——13小节,引导学生体验站在高处放声高歌的感觉。 师一句句教唱,着重教七拍长音。用手势来表示七拍及下滑音。 (用游戏比赛来解决难点) 师评:同学们唱的都很好,如果长音再唱的连贯、流畅些就更好了!

(3)第二遍放伴奏音乐,学生跟唱。

4、进一步感受歌曲

5、学习藏族舞蹈

1)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邀请学生上台做小老师,集体学习踢踏舞基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