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妈妈晾衣服数学教案

下面是博文学习网小编为你分享的我帮妈妈晾衣服数学教案,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我帮妈妈晾衣服数学教案篇一:二年级看图写话帮妈妈晾衣服图文 山东徐张妮

二年级看图写话

帮妈妈晾衣服 山东徐张妮 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妈妈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小红见妈妈洗衣服很辛苦,心想:“我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妈妈做点事。”于是,小红就拿着板凳走到妈妈旁边,说:“我来帮您晒衣服吧。”妈妈高兴地答应了。

小红连忙从妈妈的盆子里拿了一件洗好的衣(转载于:www.hNNsCy.coM 博 文 学 习 网:我帮妈妈晾衣服数学教案)服,站在凳子上,把衣服晾到绳子上。妈妈一边洗衣服一边说:“你踩在凳子上小心点。”小红一边夹衣服一边说:“妈妈,您放心吧!我会小心的。”

这时,一阵风吹过,柳树姑娘开心地摆着身姿,好像在说:“小红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帮妈妈晾衣服数学教案篇二:数学广角四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茶陵县解放学校 刘育康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12页到第113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烙法。

四、教、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早餐吃了什么呀?老师小时候住在农村,没什么好东西吃,最盼望的是妈妈给我烙饼吃。见过烙饼的吗?大家知道烙饼是怎么烙出来的吗?(看视频)烙饼里面可有大学问哦,这个烙饼问题可是数学界中的名题之一哦,大家有兴趣去研究它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烙饼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呈现问题。

(1)提问: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需要几分钟?

(4)学生说方案,对好的方法进行鼓励并命名。

(5)通过对比,初步培养学生寻找优化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

2、探究三张饼的烙法。

(1)烙3张饼,至少需要多少时间?同座相互配合,用老师给你准备的三张小圆片烙一烙,想好后举手回答。

(2)学生分组动手操作。

(3)除了这些方法以外,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4)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汇报。

(5)引导学生比较方法的异同优劣,并为最有优方法命名。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寻找优化方案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7)多媒体课件演示最佳方案,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再用最佳方案操作一遍。

3、讨论烙4—7张饼至少需要的时间。

(三)寻找规律:

1、初探规律,引起猜想质疑。

2、验证规律,总结规律。

3、同学们的发现很有价值,那为什么除了一张饼,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分钟数都等于饼的个数乘3呢?

4、强调:所以说,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开动脑筋,寻找出最科学、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假如现在问你烙40张饼要多少时间,你能很快告诉大家答案吗?烙41张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四)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师:类似烙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走进生活再看一看。

1、平底锅煎鱼:一只锅每次最多煎两条小黄鱼,煎1条鱼需要4分钟(正、反面各2分钟)。煎7条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怎样煎?

2、复印51张文字资料,正、反面都要复印。复印一面要5秒钟时间,一次最多放两张,全部复印完要至少多少时间?

3、美味餐厅来了3个客人,每人点了两样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如果你是餐厅经理,你会怎样安排上菜顺序使3个客人都满意呢?

(五)课后延伸:

一口大锅一次能烙10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3分钟。烙15张饼需要多少时间?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案,合理安排时间,这样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希望同学们都做一个勤于思考、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数学广角——《沏茶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简单的生活实例,体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种方法,达成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共识。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种方法,达成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共识。。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

2. 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

3. 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 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 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主题图)

2. 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 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 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 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

7. 动手操作,主动、合作探究:

(1) 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小组进行讨论,师巡视。

(2) 学生展示合作成果,介绍本组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同时↓ 同时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 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

我帮妈妈晾衣服数学教案篇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下)

学期计划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知道数字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8—10的形成,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形状、大小的空间排列形式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认识梯形和椭圆形,能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和拼搭,体验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

4、能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层次分类。

5、认识物体的轻重和高矮等,会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 6、感知集合概念,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能区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完整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二、学情分析

1、我班有十一名幼儿,其中男生七名,女生四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与幼儿的交往及和家长交谈了解到我班幼儿有 以下特点: 2、大部分幼儿聪明伶俐、举止大方,活泼好动,习惯良好。

3、多数幼儿都坚持几分钟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有几名幼儿非常爱动,如,李鸿运、刘宗延、史鸿琪三名幼儿很难听完老师讲完一句完整的话。 4、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就使一些幼儿显得非常娇气,自己做错事也不许别人说个不字,这就给幼儿教育增加了难度。 5、大部分幼儿都爱吃零食。 三、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深入了解幼儿,做到因人适教因材施教。

2、加强学习,多读与幼儿有关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多与我的同行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与幼儿多接触,和幼儿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

学前中班教学进度学计划

第一课时

活动名称:看花灯

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

的数量。

2、学习按数量摆放物品。3、培养幼儿可逆性思维。

活动准备:1、大小不同的球各7个,数字卡片6~7各一张。

2、操作材料若干。3、《数学》下P.1.

活动过程 一、比较多少

——教师将两种大小不同的球做出不同的排列,(如:相同的数量、

不同长度的形式排列;不同数量、不等长度的形式排列;不同数量、相等长度的形式排列。)

⊙⊙⊙⊙⊙ ⊙⊙⊙⊙⊙⊙ ⊙ ⊙ ⊙ ⊙ ⊙ ⊙ ⊙ ⊙ ⊙ ⊙⊙⊙⊙⊙⊙ ⊙ ⊙ ⊙ ⊙ ——幼儿观察后逐一说出三种排列形式中那种球多,那种球少。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7,幼儿指出相应数量的球,教师帮助幼

儿建立物与数的对应关系。

——引导幼儿讲述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一一对应排列,再次

验证打球和小球的数量是一样多。 二、给物品排队

——教师说出7以内的某一个数字,请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材料摆

放出来,并点数。

——幼儿自选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并按一定顺序摆成一排。 ——引导幼儿按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物品的名称、

形状、颜色和排列规律等。

——让幼儿从另一个方向说出物品的排列顺序,并说出从两个方

向看同一组物品的顺序有何不同。 三、观察画册

——幼儿说出画面上有多少个花灯,分别叫什么名字。 ——提问:从左向右看,乐乐和奇奇先看到了哪些花灯? ——引导幼儿将他们反回时看到花灯的顺序,用点子表示出来。 日常生活教育:在排队或游戏时,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说出同伴的顺序培养幼儿思维的可逆性。

第二课时

活动名称:小猴玩杂技

活动目标:1、能理解7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3发展幼儿的分类和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1、铃鼓一个。2、《数学画册》下P.2

3、不同颜色的操作材料若干;数字卡片1~7若干;幼儿统计表每人一张,,如;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听听猜猜”

——玩法:幼儿闭上眼睛,听教师拍铃鼓,心里默数鼓声,然后

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按着节奏型拍铃鼓,如:××××;

××××;×××∣××∣;×××∣×××∣;×××∣×××∣×—);

还可以请一名幼儿敲击铃鼓,其他幼儿数鼓声举起相应的数字卡片。 ——小结听到铃鼓有几声就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二、动手操作

——幼儿自由选取一组有两种颜色的插片,比较哪一种颜色的插片

多。

——教师观察并帮助幼儿归纳比较无物品多少的方法。

重叠法:把两种颜色的插片重叠后,比较多少。 排比法:将两种颜色的插片,一一对应后,比较其数量。 数数法:分别数一数每种颜色插片的数量,通过计数比较多少。 ——幼儿任意选取有各种颜色的插片,先请幼儿按颜色将插片分类,

然后数一数每种颜色的插片是多少,在记录在统计表上。 三、观察画册

——说一说,画面上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数数,有几只小猴在玩杂技?它们手中道具各是几个? ——引导幼儿用点子或竖线表示出物品的数量。

日常生活教育:在生活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物品,并说出其数量

第三课时

活动名称:晾衣服

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8,知道他们所表示的意义。

2、能根据数字添加或删除多余的实物,使数字和实物的数量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