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囊迎端午教学反思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做香囊迎端午教学反思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做香囊迎端午教学反思篇一:做香囊(8)

做香囊,迎端午

屿头小学——杨帆

一、教程分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端午节有吃五黄,五黄指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还要挂菖蒲、艾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还有很多传说故事等等。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4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民间工艺的课,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剪纸能力,能剪一些基本的图形,再对剪纸的图形进行装饰,制作完成一个精美的香囊。但是有些学生的剪纸可能会出现难点,剪得图形比较小,因此我在课堂上以引导的形式,结合详细的示范制作,消除学生的难点,逐步完成香囊。

三、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学习用纸材料制作香囊。

3.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纸材料制作香囊。

难点:对香囊进行有创意的装饰。

四、课前准备

生:剪刀、双面胶、毛线绳。

师:课件、剪刀、双面胶、教具等。

五、教学设计

1.图片谈话导入

出示粽子图片

师:同学们好,你们知道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吗?

生: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做香囊迎端午教学反思篇二:传承端午艺术 制作时尚香包

传承端午艺术 制作时尚香包

鄢陵县柏梁镇一中:孙燕

【教学目标】

1、传承传统端午节节日文化,认识、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故事及相关活动,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和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2、认识端午文化的造型特点和审美特征,提高学生审美和创造。

3、初步了解香包的历史及香包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制作工艺及造型特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香包的历史、起源、审美意义和相关联的民间习俗,体会民间艺人创造的质朴的美,了解香包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制作既有民间意蕴又有时尚气息的手工艺品,体会创作的无限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够通过香包的图片欣赏,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巧妙地运用身边的或是废旧的材质制作、装饰既有民间意蕴又有时尚气息的手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夏天天气炎热,但植物茂盛、瓜果飘香、蛙唱蝉鸣。在这美丽的季节里,还有一个传统节日呢。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二、 讲故事。

出示屈原图像 介绍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

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诗,遗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离骚》、《天问》、《九章》、《九歌》最为著名??

公无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三、讲授端午节的活动

你了解端午节里的特色活动吗?赶快介绍给大家吧。

A赛龙舟的情景.

B挂蒲草和艾叶。

C做香包。

D挂彩线。

E吃粽子。

F佩香囊。

G挂钟馗像。

H迎鬼船。

J滚鸡蛋。

如今社会进步了,我们可以怎样继承这些传统文化呢?

四、做香包,迎端午

1、(实物展示激趣)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激发自制的兴趣。 什么叫香包?多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总结1:香包又叫香袋,也叫荷包.古代人阔袍长袖,轮廓宽大粗放,就需要一些细节上的讲究。香包在精制、美丽之外,就挽了一个很考究的结。今天的服饰多以简约为第一要义,香包的佩带,自然无法找到可以依赖的对应物。其实,女子穿长裙,腰际可以挂一件有缨络的香包。

2、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3、香包的形状及寓意。

一般制成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包体多是两片相合中间镂空,也有的中空缩口,但都必须有孔透气,用以散发香味。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制作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虎踩五毒串”,最上的一个较大的老虎脚下吊着五种毒虫,意为踩死毒害,消毒免灾。用五彩丝垂金锡钱锁挂于婴儿胸前,缠纸帛,折菱角,缀于儿童腰间,把孩子装扮得漂亮可爱,既有香洁避秽的功能,又是儿童们随手可抓的玩具。孩

子们把香包作为端午的耍货,同布虎枕、小石狮一样,集装饰、实用、戏耍于一身。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如今的人们通常在每年端午节前后给孩子们佩戴香包,以求驱虫、避邪、保平安。

4、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问题一: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

香包的制作材料基本上包括布料、绣线、香末、棉花、纸、树脂、装饰用的配件等等。现在就一样一样为大家介绍每项材料的作用。

布料以前香包的制作,大都采用做衣服剩下来的零头布,现在都采用比较好的布料,当然主要的选择是在于布料的质感,对于体材合适的程度。

线是各色的绣线,既可以拿来缝合,又可以绣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又有两种,一种是丝线,一种是绵线。

香末就比较复杂,因为配料不同,所研出来的香末味道自然就不同,配料包括艾草末、雄黄粉、檀香粉、香粉等等。

棉花是用来做香包内部的填充物,因为棉花本身轻柔而且可以久存不坏。 纸包括纸板和棉纸,前者用来绘图打稿,后者根据前者描图再剪成纸样,有时也用来作衬底用。

树脂是用来做细部黏贴用的,比如说黏一只小猪的尾巴。

装饰用的配件材料,有金线、利安线、亮片、珠子等等。

问题二:研究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骤。

a、香包体的制作:香包体可采用单面绒布等布面材料,包体可根据需要作成多

种造形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动物、卡通人物等。

b、充填:棉花

c、加香:选择自己喜欢的香水,加2倍的清水稀释,再把香包浸泡在稀释的液体中,待其充分吸收后,取出晾干即可。:香包体缝制好后,即可向里面充填留香缓释剂由高分子聚合物或普通硅胶和填料配制而成。

问题三:香包有什么样的花纹?

代表吉祥的图案:莲花、如意、蝴蝶、一切美好的东西。

五、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

六、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胸前,互相观赏,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七、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多多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传统习俗。

做香囊迎端午教学反思篇三:(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计

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材简析:

教材分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课型,其中综合与探索课比重较大,主要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绘画、手工制作技能的探索。 二、学期总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轻松的教学游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画方法;认识和了解绘画基础知识。

2.智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造型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用美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去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画画,还包括制作、欣赏。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

四、教学措施:

1.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加强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美术学习,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表述中学会思维。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教媒体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 3.优化课堂结构,精心设计课堂情景

倡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自然、文化情景中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

1.春天在哪里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做香囊迎端午教学反思)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难点:能抓住春天的特点,有创意地表现春天。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寻找春天

(1)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寻找校园的春天,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2)交流:

(3)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景色,欣赏图片,学生自己来总结春天的色彩。 (1)欣赏名作。

通过欣赏名作来总结春天的色调,看看画家如何用画笔来表现生机盎然的春天。 (2)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调色盘里找出春天的颜色。 3.布置作业

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只要能体现春天的感觉即可。引导学生耐心地完成作品,不要半途而废。 4.展示点评。

(1)将学生的作业布置成春天的花园,逛一逛“春天的花园”,一边逛一边评价。 (2)找一找最美的景色,说说美在哪里。 5.拓展游戏小燕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废旧材料等 教师:平面或立体的瓶贴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1)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歌唱、跳舞、诗歌。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花园。 (2)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 2.欣赏环节

(1)平面作品的欣赏《小姑娘》《神奇的大树》。

布贴,综合材质的作品欣赏,在作品中总结剪、撕、拼、贴等一些技法。 (2)立体作品欣赏。 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

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立体花束的制作有点难度,教师示范起效果。 3.体验环节 (1)学生作业

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4.课外拓展

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课后反思:

《春天在哪里》一课的内容很丰富,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春天的气息。本课教材由“欣赏春天”和“描绘春天”两个学习内容组成,它是结合了欣赏、表现两方面内容的综合探索课。目的是让学生爱春天,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

在绘画方面,教师要以课本中的两幅范图深入讲解绘画中的构图与色彩,让孩子更好的上手,作品效果都比较不错,但是在时间的把握上较紧,两个课时完了,个别学生还是不能完整的完成作品,还需要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