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篇一: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1答案 一1、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

(zhuì) 阙(jué)

二1、《曹刿论战》记叙的是长勺之战;比照映衬,

详略得当,《左传》,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2、烛之武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 3、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 第一段讲解1、作者交代两军布阵的目的,为下文做铺垫。同时也为描写人物埋下伏笔,正是有了这样的排兵布阵,说明秦、晋之间还是有一些不信任。才给烛之武说秦伯提供了机会,此处重点给学生点明佚之狐、烛之武两人的观察力。从而引出烛之武的形象之一“洞察全局,深入了解,精心准备”。此处顺便可给学生讲讲烛之武在这之前在郑国的职务,管马官员。

2、军:名词活用作动词。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第二段讲解1、A2、 “已”:通“矣”,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3、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华。 2.郑伯诚恳的态度。为人臣,当为国效力。 3.自己以后在郑国安身立命的考虑。 第三段讲解1、攻守、防备之道2、“君”,3、欲扬先抑 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通假字:

【乏困】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型: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烛之武退秦师》2答案

领悟与探究:1、编年体史书

3、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知:通假字,通“智 ”。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讨论探究:

自主研读: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慧眼识才的伯乐。 3、郑 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4、秦 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5、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同步训练 1.晋文公,秦穆公,郑文公,郑文公,子犯,晋文公 2.D(A项共—供 B项画—划 C项说—悦)

3.D(行李:使者。可怜:可爱。更衣:去厕所。交通:互相连通。古今词义不同) 4.A(助词,其他三项为代词)

5 .C(以“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6.①因为郑国以前对晋文公没有礼节,并且心向楚国。 ②我年轻力壮的时候,还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无

能为力了啊! 7.C8.C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篇二: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版最终版

Gswhywbx1——004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闵文章 审核人:马艳东编制时间:2015/9/8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熟读课文,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理解:缒 贰 军 师 鄙 行李 共 乏困 封 微 夫人

文言句式掌握: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 宾语前置句

学习安排 2课时

学习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正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二、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史书体例

①通史: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②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③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3、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郑国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三、自主预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1、秦军汜(fán)南 2、佚(yì)之狐 3、夜缒(zhuì)而出 4、许君焦、瑕(xiá)

5、若不阙(quē)秦 6、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二、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1、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送。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

3、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过:过错。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jì):过河,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

6、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 封:疆界。

7、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

9、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凭借。

10、失其所与 与 (yǔ):结交,亲附。

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

4、夫晋,何厌之有? 厌:同‘餍’,满足。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悦?,高兴,愉快。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

1、贰于楚也 (句中义:从属二主 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 (句中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外交使节 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急而求子(句中义:对人的尊称,“您”今义:儿子)

5、越国以鄙远 (句中义:边邑,这里用作意动词 今义: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 (句中义: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句中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8、微夫人之力 (句中义:夫,代词这、那。这(那)个人,今义:妻子的尊称)

五、指出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退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作动,驻扎,驻军

3、因人之力而敝之 形作动,损害 ,伤害

4、且贰于楚也数作动,从属二主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作状,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6、夜缒而出 名作状,在夜间

7、与郑人盟 名作动,订立盟约,结盟

8、共其乏困 形作名,缺乏的物资

9、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远,形作名,远方之地,此指郑国

10、唯君图之 名作动,考虑

11、阙秦以利晋 使动用法,使……受损,使……获利

12、朝济而夕设版焉 名作状,在早晨,在晚上。此指时间很短

1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14、邻之厚,君之薄也 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

六、根据所提示的特殊句式类型,翻译下列句子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2)君之所知也

这是您知道的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借助于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2、省略句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5)晋军(于)函陵(介词)

(6)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3、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因为郑国曾对郑文公无理

(2)

倘若灭亡郑国对您有好处

(3)且贰于楚也

并且在与郑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4)

佚之狐对郑伯说

4、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四、合作探究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擅用人。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先讨秦欢心,坦言知亡,避其锐气——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利晋:邻之厚,君之薄也。对秦有害无利——以害动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存郑利秦:君亦无所害。——以利诱秦; 第四步,引史为例,推测未来,挑拨秦晋。——晋不可信,晋无所厌,巧施离间。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

6、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勇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的。

7、本文写作方法

⑴ 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⑵ 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⑶ 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五、拓展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A.秦军汜(fán)南 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答案篇三: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重难点】

重点:目标2、3

难点:目标3

【学法指导】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疑问:

二、检查预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史书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 》、《》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三、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四、整体把握。课文共有四个段落,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1、秦晋围郑2、临危受命3、说退秦师4、迫晋撤兵

五、分析课文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6、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7、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 ...

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

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

C.共(供给)其乏困 .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 ....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

5、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

6、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矣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8-12题。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左 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 ,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 亟请于武公 亟:多次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大概

C. 蔓难图也 图:对付 D. 国不堪贰 贰:从属二主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辟害 / 将焉取之B. 国之害也 / 君之所知也 ....

C.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以乱易整D.公闻其期曰 / 其真无马邪 ....

9.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武姜生庄公时,因为难产,所以不喜欢庄公。

B. 祭仲跟庄公说国家不能忍受两面听命的情况,并劝说庄公早点除掉大叔。

C. 当子封劝说庄公时,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人,势力虽大,反会崩溃。

D. 太叔做好准备要袭击郑国都城,姜氏打算作为内应为太叔打开城门。

10.填空:多行不义,___________

11.翻译下面三句话。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②厚将得众

③公伐诸鄢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课堂小结】

【学习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参考答案

【检查预习】1、编年体 公羊传谷梁传

【分析课文】

1、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2、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勇于自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略

4、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责晋贪不义——巧施离间。

5、略

6、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检测】

1、A2、D3、B4、C 5、D

6、略

【课外拓展】

7、B8、A9、D 10、必自毙

11、①蔓延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弟弟呢?②势力一大,将会得到民心。③庄公到鄢攻打他。

6 荆轲刺秦王 2二中 费涛涛

《荆轲刺秦王》导学案(一)

高一语文 编写人:费涛涛审定人:2009年6月30日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弄清字音,把握文章内容。

2、结合课文第一、二部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目标重难点】

1、要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从整体出发,再来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奏王的意义。

2、目标2

【学法指导】

诵读法 讨论法

【知识链接】

1、 关于《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国别体史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背景介绍: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燕太子丹访得荆轲,即尊为上卿,然后派他到秦国行刺,其目的是要荆轲“劫秦王,使悉返诸侯侵地”,如不成,使“因而刺杀之”。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还是毅然前往,当事败后,荆轲身被八创却“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